第三季的《无限超越班》终于落下了帷幕,观众们苦苦熬过的尴尬时光终于结束。该季的综艺表现极其不堪,既未能为观众带来欢笑,也未能呈现值得欣赏的表演。
反观《无限超越班3》,展示了娱乐行业的真实一面:其暗淡无光,令人失望透顶。
一、选人标准的扭曲
在制作团队的眼中,流量成为了唯一衡量的标准。尽管余宇涵缺乏出色的演技,甚至外表也平平无奇,背后却有强大的公司支持和一群崇拜的年轻粉丝。因此,他频频获得参与作品的机会,尽管表现着实不佳。杨肸子、颜安、哈尼克孜、柯淳等人也因拥趸众多而不断被给予演出机会。可结果是,他们在作品中的表现往往杂乱无章,毫无观赏价值。
展开剩余65%与此同时,资本不仅仅追求流量,即便是所谓的“黑流量”同样受到青睐。不论内容如何,只要能吸引观众的眼球,便是一种“成功”。刘奕畅的表现初期张扬跋扈,毫无教养,而节目组却选择大幅呈现这一形象,让观众感到厌恶。最终两期,刘奕畅的退出成了节目组对观众的一丝体贴。
这样的选人标准,不是基于角色的适配性或演技,而是粉丝量和流量的大小,根本没有公平可言。
二、虚情假意的赞美
杨肸子的表演套路十分明显,她和《创造101》的徐梦洁可谓同道中人。她们在演绎羞涩和小甜剧元素方面虽然应付自如,但无论是哪个角色,何种性情,她们的表演方式几乎毫无变化。在第十二期中,当杨肸子尝试演绎张曼玉的经典《甜蜜蜜》时,观众却难以从她毫无情感的眼神中捕捉到任何共鸣,反而得到了一长串的赞美。
颜安的面庞同样未能传达任何情绪,仍然得到了夸奖;丁真、余宇涵、钟丽丽和李沐宸等人同样被赞扬。反观真正表演出色的于小彤,却无人问津。这种现象实在是让人无奈,娱乐圈内“指鹿为马”的荒谬剧目就在《无限超越班3》中剧烈上演。整季综艺只是对娱乐圈权钱交易的无情写照。唯有观众在认真对待,而资本却在迅速招揽流量的演员,匆忙制作出一部又一部的匠心不足的作品,运气好则成名,运气差则默默无闻,反复循环。
这并不是选择作品的价值,而仅仅是渴望获得关注,从而追求商业利益。那些不停抱怨观众偏爱短剧的长剧和电影制作人,其实从未反思自己作品的质量下降。《无限超越班3》如此随意的制作,毫无深度内涵,导师们收获了丰厚的报酬,留下的则是观众的失望与愤懑。
发布于:福建省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